今天走路的心情有點孤單寂寞。
不知道是不是應景,我沿路聽的 podcast 都是關於作者謝哲靑的一本新書「早知道就待在家」。這本書梳理了作者諸多旅行後的回憶,我還沒有看,但書名就好能訴說現在的心情。
三個月前,我離開了辦公室,原因有很多個層面,其中包括自己的工作能力不夠強、沒有適時表現等等。
兩個月前,我出發環島,是因為我很喜歡台灣旅行。然而,徒步環島不像旅行,旅行通常是懷著愉快的期待出門。徒步環島比較像是修行,光是移動,就沒有那麼舒適,儘管也能稱得上旅行,卻不見得是以享樂放鬆為第一目的,尤其是初次出發。
謝哲靑曾說,一般人去長途徒步旅行,通常是帶著一個意念、一個信仰,或是一個困惑,並試圖從旅行過程中找到答案,或是贖罪。當時離開公司的理由,成為了我的困惑。我遵守了公司的規範,幫部門分攤了時間,在異地建立了制度,卻疏於向上管理,使其成為關鍵原因。
過了 50 幾天,這個困惑我也有了答案。
也許是心思太單純了,認為直屬主管會像大學助教一樣,對每個人做出客觀評比。久而久之,就算沒有大過失,表現普通、沒有進步就變成了一種過失,加上曾陷入合約權益紛爭,使得我就算在權益爭取上獲得勝利,卻被抹滅的信用與工作人格,得到給辦公室添麻煩的評語。
但這些都不重要了。沒有這些挺身而出,我就不會站在這裡,我就不會背起背包,我甚至現在就還坐在電腦前面,盤點著我的有薪假,倒數著尾牙年終,舒服地做我遙不可及的旅行美夢。
走在雲林的路上,差不多在兩天,就可以順利回家。我勢必會花幾天的時間梳理這兩個月的冒險,雖然不會寫成書啦,至少我架了這個 blog。雲林的路總是綠油油的,路面不寬不窄,車子很少,寒流很冰冷。
也許整理完這些筆記,就算會閃過「早知道就待在家」的念想,也應該會有更多「還好我出門環島」的念頭吧。我在虎尾往西螺的路,若有似無地這麼想著。
想來想去,心裡也沒那麼孤單了。